广场论坛:增城人自己的论坛
作为增城市民的主要饮用水源,增江河现在的水质怎么样?小区隔壁的餐饮一条街整日吵闹到深夜,有没有进行处罚?提问的是普通市民,在上面接受询问、进行解答的是增城政府的相关部门。作为创文的特色活动之一,增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广场论坛活动已经连续成功举办了21期,每月一期的广场论坛成为政府与市民沟通、宣传创文知识的一个平台,市民都亲切地称其为“自己的论坛”。
从2009年6月起,增城市创文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围绕“微笑服务”、“文明出行”、“卫生清洁”等17个宣传主题,每个月在挂绿广场举办一期广场论坛,邀请5~7个相关部门负责人在广场论坛上现场解答市民群众的疑问。
“为了人民创文,依靠人民创文”,增城市的广场论坛以生活实例,通过互动问答、创文知识有奖竞猜等形式,向广大市民宣传为什么要创建国家文明城市,让大家知道创文的好处,以此争取市民对创文的支持。
在广场论坛现场,总能听到热心市民的踊跃发言,大家围绕自己的身边事提意见,说建议,有不少真知灼见。
增江河是增城的主要饮用水源,很多市民询问该河的水质情况。增城市环保局负责人现场向公民公布了增江河目前的水质数据,并就如何保护水源谈了想法。
创文需要全社会的支持,作为一个家庭也不例外。在“友爱互助”广场论坛上,市民梁女士提到,怎么才能评上文明家庭?增城市妇联的工作人员现场告诉梁女士五条标准: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在“机关效能”论坛上,市民们关心如何才能真正把提高机关效能的措施落到实处。在“微笑服务”论坛上,市民和工商、邮政、旅行社、银行的代表一起研讨应该怎样“微笑”,如何用“微笑”换来顾客满意的笑容。
精细管理:护栏成亮丽风景
细心的市民会发现,从2010年2月起,荔城大道、广汕公路、荔乡大道、新桥路、西城路、挂绿路等交通主干道及人流量大的街道都陆续建起了交通护栏,成为城市一道亮丽的风景。这些交通护栏在维护城市交通秩序、保障交通安全、预防交通事故、保证道路畅通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2010年2月初,城乡建设局在城区18个主要交通路口安装护栏3800米;在6条主干道安装道路分隔护栏5723米;在3条商业大街安装分隔护栏、人行道护栏2015米,共安装11538米。这些护栏的材质、形式、造型及颜色都是经过相关部门的精心挑选,不但具有分隔、阻拦、警示等功能,还与道路环境非常协调,十分美观。
在2010年2月份的广州市公共文明指数测评中,增城测评成绩跃居广州市第2名,其中,交通秩序项目包括主次干道、交通路口测评得分均排广州市第一。
记者在新桥路采访了几名经常路过此地的私家车主,他们表示,有了交通护栏后,再没有车辆在道路上随意掉头了,横穿马路的人也没有了。
文明执法:昔日走鬼进新家
许多市民至今对两年前华农批发市场周边的占道经营现象依然印象深刻,这种现象成了该地区社区管理工作中的“恶疾”,屡治不愈。为了杜绝乱摆乱卖、占道经营现象,荔城街通过多方努力,在沙园中路与富民路交界处新建一个用铁棚搭建而成的宽敞的富民市场,在富鹏地区占道经营的“走鬼”档主从此搬进新“家”。
记者在富民市场看到,该市场设有蔬菜区、肉类区、水产区等摆卖区域,整个场地十分整洁,买卖经营井然有序。每隔一段时间,市场管理员就会到市场内巡查一次,督促档主文明经营、进场车辆按规定摆放,依法维持市场秩序。荔城街道办一名相关负责人表示,建设富民市场,主要是为了解决富鹏地区乱摆乱卖、占道经营问题,引导华农批发市场周边地区的农民、商贩入室经营,营造一个整洁、有序的市场经营环境。
据了解,富民市场的建设,一方面解决了富鹏地区无序经营引起的脏乱差问题,另一方面,也为一些无牌照菜农和商贩的生计谋出路,让他们有个合法经营的场所。记者走访富民市场一些菜农、商贩,他们不约而同地表示,从昔日的流动商贩变为今天的合法入室经营者,再不怕风吹雨淋日晒,比在马路边摆摊强多了。
市容整治:告别脏乱差环境
由于多年的历史遗留问题,两年前的富鹏地区社区管理和经济建设一度极不协调,部门职责不清,导致违章搭建、乱摆乱卖、占道经营、脏乱差等现象突出,道路破损和下水道堵塞严重,环境卫生差强人意,市民怨声载道,是个典型的“脏乱差”地区。
如今,走在富鹏的大街小巷上,让人感觉耳目一新,心情舒畅。
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后,为了整治富鹏地区“脏乱差”现象,给市民创造整洁舒适的生活环境,增城市专门成立富鹏整治办,并在成立后的两个月内,通过多部门联合执法,拆迁违章建筑380宗、不规范户外广告牌4000多个,安装路灯420盏,内街内巷硬底化面积达70000多平方米,城区绿化面积达72000多平方米,铺设道路与人行道之间的路沿石3600多块,当地居民无不拍手称赞“创文工作真是一件惠民工程”。
除了富鹏地区的城区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外,整个增城市区的环境卫生也让人眼前一亮,处处干净整洁,绿树成荫,基本告别“脏乱差”。
来源:广州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