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酷一丁 发表于 2017-1-22 18:42:42

大明帝国史(152)

朱元璋

下图,郑和舰队下西洋!如果这支舰队是执行开拓海外殖民地的任务,那么如今之中华帝国,势必以南海为内海,以印度次大陆为中国的一个省份!而这个伟大任务一旦实现,郑和下西洋也不可能被朱高炽取缔——毕竟带来巨大的财政收益!


——可惜,当时的大明帝国,上至天子下至臣民,没有任何一个人(包括郑和本人)都没有殖民思想!

原因,就是本朝太祖皇帝将他自己固化了的恢复中华思想,继续固化了他的后代、他的臣民!中国之土地固然必须由中国人治理,但不能得出中国人只能治理自己的本土!必须谴责朱元璋僵化的小农思想!他的小农思想一直传染至今!中国人,没有世界意识,没有拯救世界的思想,有的只是自己眼前一块地,一间屋,最多再加上全中国,的确没有全世界!
可惜了郑和这支足可成为世界警察之巨型舰队!

朱元璋离开徽州,同时派出两支先遣队:一支由主簿蔡元刚带领,仅仅几十人,前往浙东东阳县(对,就是宋濂《送东阳马生序》里的东阳县)。他是负责招降屡次败于朱元璋部队的长枪元帅谢国玺。
另一支先遣队则由掾史周得远带领,先行抵达婺州城外的胡大海大营。他执行的任务是入婺州城,招降婺州守将石抹厚孙——江浙行省参知政事、处州统帅石抹宜孙的弟弟。

先说蔡元刚,身为主簿,就是秘书长,他见到谢国玺了。
谢国玺,之前多次与朱元璋交战,都以失利收场。但由于他有一支近万人善使长枪的军队,驻守东阳——也就是婺州的东北翼,朱元璋决定先用和平手段,解除这个方向的威胁。
可惜,谢国玺不予理睬——他没有及时认清形势。蔡元刚只好走人。

不过,蔡主簿虽然没能招降谢国玺本人,在他对谢国玺的劝说词中,成功地打动了谢国玺的一些部属!
劝说词有三句是这样的:
第一句,我主公十万步骑大军,取婺州易如反掌。
第二句,若能归顺,各统本部兵马,本地驻防,无需调遣撤换。
第三句,归顺者,军粮由中书省调拨供应,有功必赏!
一句话,就是:只是换了老板,待遇不变,吃饭问题由中央解决,否则,两军对战,如石击卵。

谢国玺不愿投降,是有原因的。后文会说到他的大结局。
但是他的部属,就没有理由不投降了。
一个何姓的同佥——官职为行枢密院同佥,应该是高级武官了,偷偷派人追上蔡主簿,约定好时间和地点,趁谢国玺不注意,带着他自己的本部人马跟蔡主簿投降了吴国公朱元璋!
谢国玺眨眼之间,少了大半士卒。在朱元璋攻打婺州时,东阳的谢国玺不敢发动袭击,因为兵力少得可怜!仅仅几千人,哪敢与朱元璋十万步骑军对阵!

这个东北翼之威胁,顿化为无形!

而入婺州城招降石抹厚孙的周得远就没有那么好运了!
他挨揍了,屁股被打得开花!

石抹厚孙,就是刘基当年的好战友石抹宜孙的弟弟!
他有两大谋士,一批勇猛蒙古兵和契丹兵,对朱元璋无畏无惧!
一个谋士叫胡深,一个叫章溢!

在朱元璋还没有到达婺州之前,胡深就赶去处州,将石抹宜孙的重型装甲兵带来婺州助战。

——喂,飞翔,你搞错了吧,这是元末明初啊,何来重型装甲兵?
没有搞错,这批重型装甲战车,叫“狮子战车”!还几百辆!

哗!
历代战争史,皆重谋略而轻武器,对一些威名赫赫的重型武器不是没有记载,就是甚少点染。明代的武器十分精良,满清政府竟然将几乎所有的明代军事著作都毁禁,本身又闭关锁国,自以为是,所以,流传下来的中国伟大军事典籍就只有可怜巴巴的《孙子兵法》等几步哲学般的理论书籍!要知道,中国古代的兵法,都没有告诉你我他怎么做“狮子战车”和“火龙出水”的!

狮子战车,一旦投入战场,朱元璋、常遇春、杨璟、胡大海如何应付?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大明帝国史(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