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酷一丁 发表于 2016-10-29 22:02:08

飞翔明史(66)

朱元璋

下图,再来认识一种攻城武器——搭天车。


乌龙岭,凌霄岩,大帅府。
杨完者正在为他的部将打气:今天,虽然失了何家岗大营,但是肖玉将军及时把士卒转移到杨家村大营,保存了军力。明日,我军作如此安排——
第一、杨伯颜将襄阳炮安置于巨舰中,在江面上炮轰敌军,同时指挥军兵抢占何家岗码头。
第二、杨通泰、通知二人在西山岭对岸登陆,带陆军抢夺何家岗大营。
第三、蒋英刘震二人指挥水兵自兰溪河段抢滩登陆,由北面强攻何家岗大营。
第四、战斗持续到午后时,员成和肖玉增援蒋英刘震。
第五、战斗持续到黄昏时,碧溪坞李富才军增援杨伯颜。
第六、
第六……
杨完者忽然醒起第六支军队!
第六支军队,由何人统领?
他心里是有数的,可是,结义兄弟史文炳还没有回营!不知道文炳此行有无取胜?
回来了,史文炳回来了!
这支七零八落,损兵折将的史文炳部队终于在傍晚时候回来了!
完者一见文炳,浑身湿透,满脸通红,盔甲零落,情知不妙。
文炳见到义兄,叫了声:兄长!小弟几乎回不来了!
说罢就要跪下!
完者连忙扶起这位败军之将:胜败乃兵家常事。贤弟,怎么一回事?
史文炳满脸羞愧,把战况一一诉说。
杨完者、杨伯颜以及在场的所有将佐一边听,脸色越来越不好看。
怒火在他们心胸燃烧,愤恨在他们头顶聚集——
怎么可能,敌军怎么可能如此厉害
本来自信心爆棚的杨元帅,一心想着次日尽全力歼灭西吴军队的杨完者,如今转入了沉默……
幕僚王国贤说:事到如今,元帅,提振士气是正道。我军接连失利,士气方面必受打击。如果明天开战,恐难一鼓作气制敌于何家岗。
杨伯颜一股怒气不知从何处发些,听到他眼中的酸秀才之乎者也满嘴胡言乱语,不禁骂道:呸!王国贤!竟敢讲如此丧气说话!想我苗兵纵横两湖江浙,怎可灭自己威风!明日,一定要与敌军决一死战!
杨完者张手示意弟弟不要骂人,他说:明日之战,必须进行。这场仗,正是我军提振士气之举!
于是乎,杨完者作最后安排:第六支军队,由他自己带领,增援杨伯颜!
一切安排妥当时,杨完者吩咐用膳。
这一顿饭,在坐的将领,吃得很不是滋味。
忽然,完者问:今日,好像不见后营动静啊?
这个后营,就是指龙脊谷大营!
王国贤马上命人传召烽火台士卒。
不一会儿,哨卒来到。
元帅问:李帅(指李能)那边没有消息传来?
哨卒回答:没有。
完者又问:此处大战多时,李帅竟不知道?哨兵马上传令下去,让他们回应一下!
就在这时,另一个哨兵回报——
这个回报令杨完者,令全场将佐大惊失色:
报!
龙脊谷大营全军三万人投降敌军!李能李副帅战死!
杨完者大声问:你说什么?
“李帅为国捐躯!龙脊谷三万人降敌了!”
真的!?
真的。有逃出来的兄弟回报!
天啊!怎会有这等事?
敌将是谁?杨完者厉声问道。
——邓愈!

下图,自乌龙岭远眺三江口。


杨完者急召几名自龙脊谷大营逃回来士卒。
他问:汝等果真李帅部属?
士卒说:是的。军士名册上有我们的名录。
“龙脊谷大营到底如何了?”元帅问。
这几个捡回性命的苗兵一五一十地哭诉龙脊谷大战的经过——
李能,苗军副元帅,官封江浙行省行枢密院副院事,人称李副枢。行枢密院,就是战时司令部。副院事,就是副司令员。可见李能也是江浙行省大员。
乌龙岭幅员广大,杨完者在三江口设立五大军营时,考虑到敌军有可能自后山偷袭。于是与副帅李能达成共识,特别在龙脊谷设立第六座军营,是为龙脊谷大营,也叫后营。
后营统帅由李能担任,可见其重要性。
龙脊谷大营与凌霄岩大帅府相距约十五里山路,因山道盘旋曲折,山林参差茂密,步行交通十分不便,于是设立众多烽火台。李能还建设了不少哨所在一些溪洞山岩间,由护卫人员值岗。一旦遇警,则以烽火台发出烽烟及铜锣警告,而哨所苗兵则负责拦截敌军的间谍斥候。
此外,乌龙岭方圆数百里,当地的村民时不时会上山打柴取草药,苗兵与村民相约:距离苗军禁区七十步(约50米)必须离开,否则格杀勿论!擅入军事禁区者杀无赦!
这么一道道防线,一座座烽火台,完善的遇警机制,龙脊谷大营比其它的大营具有更高的防御系统!
六月十五日晚上,西吴将领曹良臣、胡德济和邓彪领命,在怀远老乡蓝老汉的引路下,悄悄潜上乌龙岭古松岗。
他们三个蹑手蹑脚,借着月色及周边的灌木丛林,成功抵达第一座烽火台的警戒线前!
烽火台前有战壕和栅栏护卫,台上有三个苗兵值岗。他们都能熟练地发布各种报警信号。
下一座烽火台,则在三百步以外,大约250米,同样是三位战士值岗。
从曹良臣他们发现的第一座烽火台到龙脊谷大营,共有十二座烽火台。一旦遇警,只需一刻钟,大营即知军情。随后即时作出各种防御或反击。
正由于此,杨完者完全放心把后营交给李能打理,而他自己则专心致志于三江口阵地,从容御敌!
当然,也正由于此,龙脊谷大营一直是平静、平稳和平安的。李能以下之将佐,都十分享受后营这种安定和平。
可是,在这个六月十五的晚上,一切都将改变!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飞翔明史(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