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城最珍贵的客家围龙屋!再不修就要倒了!

  [复制链接]
就这样吧 发表于 2015-2-27 12:16: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增城福和的客家围龙屋

外墙用了多根木桩顶着

如果再不大修,在经历几场大风雨,可能会倒塌!


3.jpg

4.jpg

5.jpg

6.jpg

2.jpg

1.jpg

以下系福和客家围龙屋的资料

   广州市最近开展的文物普查证实,我市中新镇坳头村的光布围垄屋是广州地区独一无二的围垄屋,对研究当地历史文化有重要价值,目前已被广州市列为内控文物保护单位。

    在增城市福和镇坳头岗埔村,有一座三百二十多年历史,多年来却“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客家围龙屋,它就是坳头光布围龙屋。

    坳头光布围龙屋是增城现在所知的独一无二的小围垄屋。建于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通宽38.8米,进深36.2米,面积1454.56平方米。主要包括,池塘、禾坪、大门、排水沟、游廊、天井、巷道、正堂、正屋、花厅、花阶、围屋、杂屋、厕所、畜棚等。这样一座庞大的古民居,在增城乃至广州地区都是罕见的。尽管规模不大,但基本设施却都“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了。





      坳头光布围龙屋,作为一座典型的客家围龙屋,它的建筑艺术,它体现的客家风情,它蕴涵的客家文化,让来访者感到惊奇,受到震撼。围龙屋呈半月形,建筑在0.40—0.80米高的台基上,围垄四周外墙有1.5米高的椿墙,椿墙上建起了约30米长的泥砖墙。整座围龙屋的中间部分为二进深的祠堂,通宽17.60米,深18.70米。头门面阔三间,进深三间,两边有衬祠,依次分隔出明间、次间、梢间和尽间。硬山顶,瓦面,船形正脊,人字形封火山墙,檐下有两柱。

     天井两侧设庑,分别隔为四小室,外庑顶与自然屋顶融接一体,观似蝶形,仅檐下一部分成廊。二进形制与一进略同,而明间则分为前后两部分,前面设堂位拜祖,设有祖先的神牌,客家人尊祖念宗,不忘自己的根,不忘先辈,逢年过节婚丧喜庆,男女老少都要齐集正屋上厅祭拜祖宗,在正中大门前的禾坪上舞龙舞狮,敲锣打鼓,尽情欢乐。

     后面是厅,两边有侧门敞通前后,并又经后门出往祠堂外的鹅卵石铺砌的半月形空地上。祠堂的外边,是23间之多的扇形环屋带。屋带以后面正中部分为最高,顶有龙船脊饰延伸向两边稍低,屋带两边均无脊饰直到环绕至祠堂正面成一大平面,转砌成锅耳封火山墙作边墙,傲然耸立。山墙与祠堂头进之间有屋顶飞跨接连,俨然一体,这使整座建筑显得宽阔庞大,气势磅礴。围龙屋设计科学合理,一年四季,温润的东南风可吹遍围龙屋的每个角落,正午的阳光能照耀到每家门前;夏天大雨却排水顺畅,无淋漓沥涝之苦;冬季寒冷的北风,被挡在围屋外面,族人在屋内享受冬日的阳光。

    客家围龙屋不论大小,大门前必有一块禾坪和一个半月形的池塘,禾坪用于晒谷、乘凉和其它活动,池塘具有蓄水、养鱼、防火、防旱等作用,门前所挖池塘,也含有完善宅基阴阳平衡的意思。光布围龙屋平地前面原来也有一个与围垄屋同一大小的半月形池塘,池塘和后面的围屋使整座围龙屋的外形成椭圆形。中华民族对圆有着非常美好的想象和愿望,我们的祖辈相信“天圆地方”,在艰难的岁月中,客家人更是盼望事事圆满,家家团圆,客家人把围龙屋形造圆的秘密大概就在此吧!

     客家围龙屋是住宅与宗祠合一的民居,围龙屋的堂屋是整座建筑的中心,是族人祭祖、议事、庆典、宴客的地方,也是族长、长辈、居住和管理宗族的地方,是过去封建时代宗族制度、宗族社会的缩影和见证。客家围龙屋都是原来由一家人构建,后来随着人口繁衍,发展成为一个家族、宗族聚族而居的,屋内住户按辈份高低及尊卑来分配房间,相互之间和睦共处,尊老爱幼、相敬如宾。大门之内,分上中下三个大厅,围龙屋左右分两厢或四厢,俗称横屋,一直向后延伸,在左右横屋的尽头,筑起围墙形的房屋,把正屋包围起来,正中一间为“龙厅”,故名“围龙”屋。

     客家人是唐宋以来由中原南迁的汉人,千百年来多居住在偏僻的山区,受当地人的排挤和欺侮,为了团结御侮求生存,他们不得不聚族而居,也不得不建造具有防御性的城堡式住宅——围龙屋,以抵御盗匪和当地人的侵扰。如遇盗匪前来扰劫,村民们携武器进入围龙屋和角楼,只要把大门一关,便可进行有效的防御、抗击。客家围龙屋也讲究“龙、局、水”三要素。“龙”就是房址所靠山脉的形状走势,来势要雄,结基要丰满,宽敞。
     “局”是指局势,周围自然环境要有湾溪环绕,自成拱卫。“水”则指屋前的水势,以水势回环为佳,从基地望出去,要有把住水口的“屏风”。在建筑上围屋的共同特点是以南北子午线为中轴,东西两边对称,前低后高,主次分明,坐落有序,布局规整,以屋前的池塘和正堂后的“围龙”组合成一个整体,里面以厅堂、天井为中心设立几十个或上百个生活单元,成向心之势,适合几十个人、一百多人或数百人同居一屋,关闭了通向外界的大门,这里就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小社会。坳头光布围龙屋最多时几十户人家同住在围屋内。

   在三百多年以前,坳头岗埔村的始祖陈如蓝率领族人自梅州焦岭迁至此地,营造构筑下规模如此庞大,结构如此复杂的民居,真是令人叹服的了。

    客家围龙屋蕴涵着浓厚的客家风情,蕴涵着丰富的客家文化。如果你想感受客家风情,了解客家文化,到了增城市中新镇,你一定要看看客家人聚族而居的围龙屋。要看客家围龙屋,就不可不看历史悠久,规模宏大,保存完整的光布客家围龙屋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全部回复19 显示全部楼层
Wuguobin 发表于 2015-2-27 12:42:29 | 显示全部楼层
[s:91]掌声鼓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增城祥少 发表于 2015-2-27 16:06:5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突然有个妄想:有什么纪念价值的就让它一路倒下去吧,倒到我个间黄泥沙砖盖的房子,我就竖个牌:“见证着新中国成立人民安居乐业社会进步建筑科技创新改进高楼林立日新月异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式建筑典范”欢迎参观怀念拍照,每位盛惠十元。同时向政府申请文物保护,要求拨钱整修~~     *^_^*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XHMZ 发表于 2015-2-27 18:28:1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烂·仔 发表于 2015-3-2 15:44:38 | 显示全部楼层
[s:7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棱锐营销策划 发表于 2015-3-3 10:54:43 | 显示全部楼层
[s:12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请叫我小贱 发表于 2015-3-3 12:32:39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不详 发表于 2015-3-3 14:25:22 | 显示全部楼层
还真第一次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jshf 发表于 2015-3-3 17:00:57 | 显示全部楼层
用木头顶着,简直就是伟大的创举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幸福爱田心 发表于 2015-3-3 21:06:53 | 显示全部楼层
[s:10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楼主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