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酷一丁 发表于 2016-10-5 20:16:38

飞翔明史(21)

朱元璋

朱元璋约束士卒,严肃军纪,整队进入集庆城。士兵们有了太平府的经历之后,进入帝王都秋毫无犯,金陵民众耳目一新。元璋召集全城官吏父老,在大街上作演说。大意是:元朝的统治已经进入死胡同,天下大乱,生灵涂炭。老百姓衣食困难,朝不保夕,我们是来平定祸乱,维持太平的。各位休要惊慌,各安本分,各守本业。若能加入我们,建功立业的,我十分欢迎,一定礼敬他们。各级官员不得扰民,不得暴虐人民!旧政危害人民的,我必定废除之!
此席演说,安定了集庆城民众之心。各人欣慰相告,心悦诚服!
次日,朱元璋带领众将官,巡视全城。在城楼上,踌躇满志的他对徐达等人说,自古金陵乃龙蟠虎踞之地,仓库充实,人民富裕。今日一见,果然如此!如今为我所有,更有你们左右相助,何功业不成!
徐达回答说,金陵形胜地,乃天授也!岂人力易为之乎!
元璋点头笑笑,暗暗喜欢:上天授予也!
于是,改集庆为应天——顺应天意!
设建康翼大元帅府,自为大元帅,以廖永安为统军元帅——以其取太平,克集庆之功故也。令赵忠为太平府统军元帅,镇守太平府。
接着,朱元璋延聘应天周遭之大儒学士,得杨宪、夏煜、孙炎等十几位名儒,一一录用。这些名儒,就是大明立国之良臣。
自此,朱元璋拥有应天、太平、和州等重要城市,文臣武将济济一堂,兵力六七十万,雄据长江两岸!
此时,朱元璋,28岁,距离他25岁投奔郭子兴仅仅三年!从一个乞丐,一个癞痢和尚,一个几乎全家死光,一无所有的年轻人,到拥兵近百万的军阀大员,何其迅速!何其传奇!何其令人难以置信!
不管是明清的官方记载,还是民间代代相传的传说,都不得不承认:此非人力可为之也!
飞翔也不得不承认:虽然朱元璋有无数的过人之处,无数的好运气,如非上天之意,顶多与后文的张士诚一样而已,怎能成为统治全中国的明朝洪武皇帝!
下图为朱元璋铜像,南京。


朱元璋以应天为据点,雄视江淮。意欲夺取镇江,又担心部将军纪败坏,滥杀平民。于是和元帅府都事李善长唱了出双簧戏:一天,元璋召集部属,举行会议。他怒斥部分将领没有管教好士卒,暴虐民众,并欲治这些失职将领的罪过。李善长连忙出来打圆场,解救他们。元璋稍稍息怒后,告诫徐达等人:我自起兵以来,从未妄杀平民。你们一定要体恤我心,严格约束士兵,攻下镇江城之日,不得妄杀,不得扰民,不得掳掠。否则,处以军法,放纵者罚无赦!
徐达等人唯唯听命。
于是,命徐达、汤和、廖永安及新归顺的张德麟夺取镇江。大军出发的第二天,消息传来:镇江已攻克。元军守将战死,辅助守城的苗军元帅完者图逃跑。
元璋急问:军纪如何?
报捷的军士回答:徐元帅自仁和门入城,号令严肃,城中安然无事,民众竟然不知道已经发生战事。
元璋大喜,将镇江改为江淮府,以徐达、汤和为统军元帅。
徐达继续进取,分兵占领了丹阳等地。
短短一个月内,朱氏政权迅速膨胀,急剧扩张,辖境以应天府为中心,跨越长江,纵横三四百里,已非昔日之濠州孤城,滁州和州二县可比!
不过,几乎就在同一时刻,高邮的天佑王张士诚也攻下了平江,今天的苏州!随即,张士诚的军队又占领了松江,常州和湖州等地——整个太湖的北面、东面和南面统统为张士诚所有!
俗语称“苏湖熟,天下足”,如今张士诚拥有鱼盐之利,兼有太湖粮仓,辖境与朱元璋相连!
江淮地区,战云密布,大有一触即发之势,看来,朱元璋和张士诚之战势所难免!
下面的地图显示,镇江,在朱元璋之手,而平江、常州、松江和湖州皆为张士诚所有。


朱元璋和张士诚之间的争斗起源于一则背叛:一支原先归顺了朱元璋的民变军转而投靠了张士诚,元璋的部将把情况汇报上去,元璋决定两手抓——一面派参谋杨宪持书到平江府与张士诚通好,一面指令徐达等人加紧进度抢占更多更大的地盘。
通好的书信估计出自李善长之手,大意是说阁下起于高邮,取道通州,占有平江,自立为王,我对你的成就感到高兴。你我为左右邻居,应该睦邻友好,不应该听信某些人的不明智的意见,引发你我的边境冲突,甚至战争云云。
张士诚很不开心,因为他的谋臣向他解释了,杨宪带来的书信中用“隗嚣”来比喻张士诚。隗嚣,乃西汉末年坐镇西北的割据军阀,是东汉光武帝刘秀的一个竞争对手。朱元璋用愧嚣比喻张士诚,就是暗指他就是刘秀,最终张士诚会为朱元璋所灭。
文盲张士诚当然不知道隗嚣是谁,但是经谋臣解释说明后,勃然大怒:他娘的,凭什么说我就是隗嚣,他就是刘秀!终有一天,我要让朱重八这乞丐和尚帮我倒洗脚水!
左右谋臣连忙献策:不要与他文斗,赶快派兵尽快抢占地盘!
张士诚同意,马上分兵掠地,不再理会朱元璋。
朱元璋也不再和他“通好”了,他在忙另一件事。
一个来自淮河北岸钟离村的小沙弥,投军后,由普通一兵,九夫长,朱镇抚,朱总管,到和州总兵,到郭氏兵团左副元帅,到朱家军大元帅,朱元璋的野心早就可以用“大大的”来形容,自从占据应天后,他的得意和野心不断地涌动,按耐不住了!
于是乎,他的文武大臣,联名上书,建议朱元璋再上一个台阶——古文称为“劝进”,就是劝告他称王称霸的意思。
稍稍谦让之后,朱元璋在公元1356年,他的儿子朱标还不到一岁时,他自己还不到29岁时,在今天的南京自称“吴国公”!
下图,是吴国公朱元璋在龙凤九年下达给他的外甥李文忠的亲笔命令,真迹宝贵,保存至今。上有“吴国公”,“李文忠”,“龙凤九年”,“岐阳王(李文忠被封为岐阳王)”字样,还有大大个“府”字。一级文物。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飞翔明史(21)